中国诺贝尔即将揭晓,明天他(她)们会得大奖吗?
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
分享信息,整合资源
交流学术,偶尔风月
明天,堪称中国诺贝尔的未来科学大奖即将揭晓。哪些人可能得到这高达100万美元的奖金呢? 知社和您一起梳理一下最有希望的几位科学家,和他们闪耀中国的科研成果。坊间传言其中更有今年诺贝尔奖提名工作。
未来科学大奖于2016年1月17日在北京正式成立,共设立“生命科学大奖”和“物质科学大奖”两个奖项,奖金各为100万美元,以表彰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,要求其获奖工作主要在中国大陆或港澳台地区完成,但不限国籍。获奖者可以是个人或者团队,原则上每个奖项不超过5名获奖者。
该奖首期募集100%由中国人出资,生命科学捐赠人包括丁健、李彦宏、沈南鹏、和张磊。物质科学捐赠人有邓锋、吴鹰、徐小平,和吴亚军。据称,未来根据捐赠状况,可能增加新的奖项。
大奖科学委员会9名委员分别为夏志宏、田刚、丁洪、文小刚、何川、谢小亮、饶毅、王晓东、和李凯,分别来自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及计算机领域,其中有五位为北大教授。两个奖项各设一个专业委员会,包含四五名委员,主要为大奖评选提供专业和学术支撑。
知社学术圈通过大数据分析,推出以下最有希望荣获大奖的七位科学家。小道消息,其中一位,已经被提名为今年诺贝尔科学奖人选。您猜猜,这会是谁呢?
袁隆平:杂交水稻之父
袁隆平,1930年生于北京,江西德安人。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,中国工程院院士,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。曾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2011年马哈蒂尔科学奖。其育种的杂交水稻,将产量由亩产300公斤提升到900公斤以上,缓解十亿余人的吃饭问题,被誉为中国的“杂交水稻之父”,并被提名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。
1964年,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技术。1966年,在《科学通报》上发表第一篇重要论文《水稻的雄性不孕性》。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,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。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,为全国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。1981年,成功育种中国籼型杂交三系水稻,获得第一个“国家发明特等奖”。2000年,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亩产700公斤的第一期目标,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。2015年,基改育种“双季超级稻”达到早季亩产703公斤。
屠呦呦: 发现青蒿素
屠呦呦,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,药学家,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。因发现抗疟药物青蒿素,拯救亿万人生命,荣获2011年拉斯克奖,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,201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,2016年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,并入选2016年度《时代周刊》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。
1969年,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,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,领导课题组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,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《抗疟单验方集》,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,历经380多次失败,终于在1971年发现青蒿抗疟性。1972年,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青蒿素,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,对各型疟疾特别是抗性疟有特效。1973年,屠呦呦合成出了双氢青蒿素。1977年3月,以“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”名义撰写的论文《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——青蒿素》发表于《科学通报》1977年第3期。
施一公:解析酵母细胞“剪接体”近原子水平分辨率的三维结构
施一公,1967年生于河南郑州,结构生物学家,中国科学院院士,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,中组部“千人计划”首批国家特聘专家,清华大学副校长。曾获得2003年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、2010年国际赛克勒生物物理学奖、2010年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、2010年谈家祯生命科学终身成就奖,2014年爱明诺夫奖,以及2016年“影响世界华人大奖”。
2015年8月,施一公团队通过单颗粒冷冻电子显微镜方法,解析了酵母细胞“剪接体”近原子水平分辨率的三维结构,为进一步揭示与剪接体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坚实基础,被誉为诺奖级成就:
Structure of a yeast spliceosome at 3.6-angstrom resolution, Science 349, 1182, 2015.
DOI: 10.1126/science.aac7629
这一文章发表仅一年时间,已经被引用39次,并入选SCI高引文章。其后续工作,也在2016年8月的Science背靠背发表,被视为传奇:
Structure of a yeast activated spliceosome at 3.5 angstrom resolution, Science 353, 904, 2016.
DOI: 0.1126/science.aag0291
Structure of a yeast catalytic step I spliceosome at 3.4 angstrom resolution, Science 353, 895, 2016
DOI: 10.1126/science.aag2235
赵忠贤:发现Ba-Y-Cu-O高温超导体
赵忠贤,1941年出生,辽宁新民人。著名物理学家,超导专家,中国科学院院士。1987年初与合作者独立发现临界温度为92.8K的Ba-Y-Cu-O高温超导体,轰动世界。曾获得1988年首届陈嘉庚物质科学奖,1992年首届王丹萍科学奖,1997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,2015年马蒂亚斯奖,以及两次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。
赵忠贤1983年开始研究氧化物超导体BPB系统及重费米子超导性,1986年底在 Ba-La-Cu-O 系统研究中注意到杂质的影响,得到超导起始转变温度为48.6°K的结果,为当时最高记录。1987年2月独立发现了液氮温度超导体,并首先向世界上公布了其化学成份Ba-Y-Cu-O,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超导研究。其两篇关键论文,均发表于《科学通报》。2012年,在铁基超导研究亦有出色工作,再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。
潘建伟:实现量子通信和多光子纠缠操纵
潘建伟,1970年出生,浙江省东阳市人。物理学家,中国科学院院士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。2008年入选中组部首批“千人计划”。研究成果曾入选Science杂志年度十大科技进展,Nature杂志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,并多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新闻、欧洲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、和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,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。
潘建伟主要从事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等方面的研究,曾首次实验实现量子隐形传态及纠缠交换、终端开放的量子隐形传态、复合系统量子隐形传态;首次实现三、四、五、六、八光子纠缠;首次实验验证GHZ定理;先后实现绝对安全距离超过100公里和200公里的量子密钥分发及全通型量子通信网络。2016年,潘建伟任首席科学家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,开展世界上首次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。
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five-photon entanglement and open-destination teleportation, Nature 430, 54, 2004
DOI: 10.1038/nature02643
Quantum teleportation of multiple degrees of freedom of a single photon, Nature 518, 516, 2015
DOI: 10.1038/nature14246
薛其坤:发现界面高温超导、及反常量子霍尔效应、
薛其坤,1963年出生于山东临沂市。材料物理专家,中国科学院院士,清华大学副校长。2012年提出界面高温超导,2013年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,开辟全新领域。曾入选2013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,2014年求是杰出科学家奖,和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。
薛其坤长期从事超薄膜材料的制备、表征及其物理性能研究。2012年,在Chinese Physics Letters 发表论文,发现界面高温超导:
Interface-Induced High-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 in Single Unit-Cell FeSe Films on SrTiO3,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9, 037402, 2012
DOI: 10.1088/0256-307X/29/3/037402
目前,这一论文已被引用231次。2013带领研究团队在Science发表文章,在国际上首次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:
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the Quantum Anomalous Hall Effect in a Magnetic Topological Insulator, Science 340, 167, 2013
DOI: 10.1126/science.1234414
目前,这一论文已经被引用454次,入选SCI高引论文,也被认为很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。
王贻芳: 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
王贻芳,1963年出生。物理学家,中国科学院院士,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。2012年,王贻芳领导团队实验测得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,入选Science杂志评选的2012年十大科学进展,并荣获2014年潘诺夫斯基奖和2015年科学突破奖。近期,王贻芳也因为积极推动中国超级对撞机项目,引起广泛关注。
2012年,王贻芳领导团队在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中测得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,引起广泛关注:
Observation of Electron-Antineutrino Disappearance at Daya Bay,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8, 171803, 2012
DOI: 10.1103/PhysRevLett.108.171803
这一论文自2012年发表以来,已经被引用975次,并入选SCI高引文章,是中国大科学标志性成果,团队也获得声誉卓越的2015年科学突破奖。
这些科学家,谁最有希望荣获首届未来科学大奖,甚至斩获今年的诺贝尔奖呢? 不妨留言分享一下您的看法?
扩展阅读
service@scholarset.com 或微信ID: scholarset
回复“目录”或“分类”,浏览知社更多精华。长按二维码识别,可以关注/进入公众号进行回复。